這二天在上說故事的課, 於是開始了我的"尋根"之旅, 找到這篇文章算是對於自己從事這行有了更大的信心與鼓舞~
分享給大家喔!
再造台灣「眼鏡王國」 台南眼鏡業 技術提升躍全球
作者: 聶怡婷 國際商情雙周刊第260期(2009/1/20)
曾經,從台南廠房裡生產出來一副又一副的眼鏡,飄洋過海,為國外近視族群重現清晰的影像,也為想隔絕陽光的人提供保護,更為台灣贏得「眼鏡王國」的美名;今日,同樣的廠房,依然是全世界90%太陽眼鏡的出產地。
台灣眼鏡產業的歷史,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。那時,太陽眼鏡風潮由西方傳入台灣,一家位於台南,名為福三行的公司,利用日據時代培養出來的學徒,開始眼鏡的生產與製造,成為台灣眼鏡產業的開山始祖。
1970年代,原本在日本發展甚為興盛的眼鏡製造業,因為當地勞工成本上升及環保意識抬頭,迫使需要大量使用勞力,並且在生產過程中產生污染的眼鏡製造外移至海外。
台灣因為地理位置距離日本極近,且當時正值十大建設推動時期,目標之一即為努力發展工業並鼓勵出口貿易,同時利用各種優惠條件吸引外資前來投資設廠,天時配合地利,台灣於是逐步接收日本的基礎眼鏡工業。
就這樣,台灣最早期的眼鏡生產業者,靠著粗淺的技術及知識,以及簡單的機器設備,二話不說,就挽起袖子埋頭苦幹,從中學習各式各樣的技能,慢慢地累積起寶貴的經驗。
八O年代 眼鏡出口世界NO.1
台灣區眼鏡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連秋逸回憶,由於當時眼鏡需求量非常龐大,除了利潤高,來自全世界的訂單根本都接不完,加上眼鏡產業供應縺專業分工極細,所需資本額低,技術門檻也不高,一個20坪大小的地方就可以開工;一旦學會技術,存了些錢,員工往往就會出來自立門戶,眼鏡產業便在台南地區如雨後春筍般的蓬勃發展起來。
台灣的眼鏡製造產業於1980年代達到鼎盛,並且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出口大國。根據統計資料,1986年時,台灣眼鏡產業出口產值約為2億美元,如果以每副眼鏡出口價格約1美元,而進口國零售價格8美元來計算,總銷售值高達約16億美元。
主要的出口地區以美國為最大宗,其次為歐洲、澳洲及日本,之後還外銷到非洲、中東及中南美洲等地,成為當時台灣20多項外銷世界第一名的產品之一,也為台灣贏得「眼鏡王國」的美名。
當時全台灣各地的眼鏡工廠總計約有350家,從業人員約70,000多人,其中約有200家工廠集結在台南各地,形成產業聚落,如台南縣永康、歸仁、仁德、台南市安南區及安平工業區等。
這個時期的台灣眼鏡製造業者多屬於中小企業,且多以家族方式經營。連秋逸分析,300多家廠商中,絕大多數皆採用專業分工方式作業,負責供應鏈中的一小部分生產,如鏡片、鏡框、零件製造等,甚至還有專門將製做好的鏡片切割成不同尺寸的加工廠,最終送至組裝廠組裝出貨。
語言文化差異 東南亞設廠失利
「完整的生產價值鏈是台灣眼鏡產業聚落的最主要優勢之一。」1992年成立、專門製造工業用眼鏡的羅一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楊順天認為,產業聚落最明顯的效果在於國外買主來到台南時,可以一次就搞定所有的採購,減少資訊搜尋及奔波的勞累,聚落裡的企業則同時可享有規模經濟帶來的低成本效益。
1986年後,當初迫使日本眼鏡產業外移的因素,也開始困擾台灣眼鏡業者,環保意識抬頭、工資、土地價格上漲及新台幣升值,加上新競爭者如中國大陸的出現,在在都使得台灣眼鏡產業面臨巨大的挑戰。
台灣區眼鏡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連秋逸觀察,因為早期訂單無匱,有時甚至消化不完,台灣眼鏡業者雖然賺了不少錢,卻將資金相繼投入房地產及股票市場,較少專注於研發創新等工作,也少有體認永續經營的重要,使得台灣眼鏡產業的優勢在無形中一點一滴的流失,不少業者相繼出走東南亞國家及中國大陸。
但除中國大陸之外,轉往泰國、越南、馬來西亞等地設廠的台灣眼鏡業者,絕大多數無法繳出漂亮的成績單,連秋逸分析原因,認為語言文化不同是台商普遍遇到的困難之一,「但最大的原因,還是在於當地產業聚落及生產供應鏈尚未形成。」缺乏上下游廠商相互支援,少數廠商的專業製造效果大打折扣,始終成不了氣候。
.............
留言列表